LM-W105A 波文比系统

用途:

LM-W105A波文比观测系统是一个专门用于研究能量平衡,特别是土壤水分蒸发蒸腾损失总量的系统。它能够直接获取波文比(B)、感热(H)及潜热(Le)等关键参数,为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平衡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。

波文比(B)是感热通量与潜热通量之比,是研究全球能量平衡和生态过程的重要参量。在农田生态系统中,波文比的观测有助于理解能量在土壤、作物以及大气之间的分配和转换。

感热(H)是指单位质量空气的可感热量,在绝热运动中,空气的位温是守恒的。在农田生态系统中,感热通量主要反映了空气与土壤、作物之间的热量交换。

潜热(Le)是指物质在等温等压情况下,从一个相变化到另一个相吸收或放出的热量,特别是在固、液、气三相之间以及不同的固相之间相互转变时。在农田生态系统中,潜热通量主要代表了水分的蒸发和蒸腾过程所伴随的能量变化。

农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,处于近地面层,包括土壤层和作物冠层。它是维系于三相(土壤、作物、大气)物质能量循环转换的界面活动带。在这个系统中,从外界获得的能量主要是净辐射能。这些能量主要用于农田蒸散、空气热交换、加热土壤以及极少部分储存为光合能。净辐射能在系统内部各项的分配比例及规律,是现代农田生态学、农业气象学和水文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。

通过LM-W105A波文比观测系统获取的数据,可以深入研究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分配和转换规律,为优化农田管理、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。此外,这些数据还可以用于评估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,以及预测和应对气候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。

综上所述,LM-W105A波文比观测系统在农田生态系统能量平衡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有助于推动农田生态学、农业气象学和水文学等学科的发展,并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有力支持。

 

LM-W105波文比观测系统

该系统支持以下数据传输方式:

4G移动/电信/联通网络、WIFI无线网络、北斗卫星短报文、LORA无线传输

技术规格:

HC2S3空气温湿度传感器

图示

空气温度

 

LM-W105波文比观测系统

传感器类型

PT100 RTD,IEC 751 1/3 Class B

测量范围

-40~+60℃

输出信号

0~1V

精度

±0.1℃(+23℃标准配置设置)

长期稳定性

<0.1℃/年

传感器时间常数

≤22秒(聚乙烯过滤膜),≤30秒(特氟龙过滤膜)

空气相对湿度

 

传感器类型

ROTRONIC® Hygromer IN-1

测量范围

0~100% RH,非冷凝

输出信号

0~1V DC

长期稳定性

<1% RH/年

反应时间

典型10秒

精度

±0.8% RH(+23℃标准配置设置)

传感器时间常数

≤22秒(聚乙烯过滤膜),≤30秒(特氟龙过滤膜)

其他

 

工作温度

-40~+60℃

存储温度

-50~+100℃

直径

15毫米

长度

85毫米(不含连接部件),183毫米(含连接部件)

重量

10克

过滤膜

标准聚乙烯,可选特氟龙

耗电

<4.3 mA @ 5V DC,<2.0 mA @ 12 V DC

供电

5~24V DC

启动时间

典型1.5秒

最大启动电流

<50 mA用2μs

模拟输出

漂移在0V:±3 mV(最大)

数字输出

偏差<±1 mV(0.1℃,0.1% RH)

05103风速风向传感器

图示

风速

 

LM-W105波文比观测系统

测量范围

0~100米/秒

精度

±0.3米/秒或读数的1%

启动风速

1.0米/秒

信号输出

磁力感应交流电压,3脉冲/转。1800 rpm(90 Hz)=8.8米/秒

风向

 

测量范围

0~360°(机械),0~355°(电子)

精度

±3°

启动风速

1.1米/秒

信号输出

相当于导电的塑料电位计的直流电压-电阻:10 KΩ,线性:0.25%,预计寿命:5千万转

其他

 

供电

电位计激发:最大15V DC

工作温度

-50~+50℃

尺寸

高37厘米×长55厘米;螺旋桨:直径18厘米;底座:直径3.4厘米(标准直径2.54厘米立杆)

重量

1.5公斤

CNR 4四分量净辐射传感器

图示

波辐射传感器

 

LM-W105波文比观测系统

波长范围

300~2800nm(50%点)

灵敏度

10~20 μV/W/m2

阻抗

20~200Ω,典型50Ω

响应时间

<18秒(95%)

非线性

<1%(0~1000 W/m2辐射度)

灵敏度的温度依赖性

<4%(-10~+40℃)

测量范围

0~2000 W/m2

倾斜误差

<1%

零点误差A

<15 W/m2(0~200 W/m2/红外净辐射)

零点误差B

<3 W/m2(在5K/h温度变化),<1 W/m2(安装CVF4)

视场角

上部180°,下部150°

方向误差

<20 W/m2(角度最大80°和1000 W/m2辐射度)

测量范围

0~2000 W/m2

非稳定性

<1%

光谱选择

<3%(350~150nm光谱间隔)

每日总的不确定性

<5%(95%可信度)

WMO标准

良好等级

ISO标准

一等

仪器校准

ISO 9847:1992 annex A.3.1

长波辐射传感器

 

波长范围

4500~42000nm(50%点)

灵敏度

5~15 μV/W/m2

阻抗

20~200Ω,典型50Ω

响应时间

<18秒(95%)

非线性

<1%(-250~+250 W/m2辐射度)

灵敏度的温度依赖性

<4%(-10~+40℃)

倾斜误差

<1%

窗口加热偏移

<6 W/m2(0~1000 W/m2/太阳辐射度)

视场角

上部180°,下部150°

净辐射测量范围

-250~+250 W/m2

非稳定性

<1%

光谱选择

<5%(8000~14000nm光谱范围)

每日总的不确定性

<10%(95%可信度)室内校准

温度传感器

热敏电阻和Pt-100

整体

 

工作温度

-40~+80℃

工作湿度

0~100% RH

电缆长度

标准10米,可选20米和50米

尺寸

长度405毫米×高度47~66毫米

重量

850克(不含电缆)

防护等级

IP67

ST-100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

图示

测量范围

-50~+70℃

LM-W105波文比观测系统

测量精度

±0.1℃(0~+70℃),±0.2℃(-25~+0℃),±0.4℃(-50~+-25℃)

重复性

±0.02℃

反应时间

1秒

平衡时间

30秒

输入供电

2.5V激发

自动加热

最大在5℃和连续2.5V供电时0.084℃

传感器尺寸

长度7毫米×直径0.6毫米

重量

60克(传感器和线)

工作环境

-80~+70℃,0~100%相对湿度,防水、可连续在户外使用

电缆

5米屏蔽双绞线

SM150土壤水分传感器

图示

测量范围

0~100% vol

LM-W105波文比观测系统

测量精度

±3.0% vol(土壤水分范围在0~70% vol和温度在0~+60℃)

盐分误差

±5.0% vol(土壤盐分在100~1000 mS/m和温度在0~+60℃)

输出信号

0~1V差分≈标称0~60%

最大电缆长度

1米(HH150读数表)、100米(GP1、DL6和DL2e数据采集器)

供电

5~14V DC,18mA用于1秒

工作温度

-20~+60℃

防护等级

IP68

样品体积

55×70毫米直径

尺寸

143×40毫米直径

重量

0.1公斤

HFP01SC自校准热通量传感器

图示

热通量传感器

 

LM-W105波文比观测系统

测量范围

±2000W/m2

额定灵敏度

50 μV/Wm2

标称电阻

2 Ohm

温度范围

-30~+70℃

精度

±3%

尺寸

直径80毫米×厚5毫米

重量

200克

加热器

 

额定电阻

100 Ohm

输入电压

9~15 VDC

输出电压

0~2VDC

校准周期

在1.5W时±3分钟,一般每3小时或6 小时一次

平均消耗电源功率

0.02~0.04W

产地:中国/美国

 

 

附录:波文比测量原理(由网络资料整理)

波文比测量公式的核心在于通过能量平衡方程和湍流交换理论,建立感热通量(H)与潜热通量(LE)的比值关系。以下是其数学推导、关键参数及实际应用的综合分析:

一、基础公式推导

  • 波文比定义
    波文比(β)定义为感热通量(H)与潜热通量(LE)的比值:

β= H/​LE

该比值反映了地表能量分配中温度与水分交换的主导性。

  • 能量平衡方程
    地表能量平衡方程为:

Rn​=G+H+LE

其中,Rn​ 为净辐射,G 为土壤热通量。通过波文比可消去H和LE的直接测量需求,转化为梯度参数计算。

  • 湍流交换假设
    假设感热与潜热的湍流交换系数相等(KH​=Kq​),结合干湿球常数(γ=Cp​P/ϵL ​≈0.665kPa/℃),推导得:

β=γΔT/​Δe

其中,ΔT=T2​−T1​ 为两高度温度差,Δe=e2​−e1​ 为水汽压差。

 

二、关键参数与测量方法

参数

物理意义

测量方法

典型仪器与精度

T1​,T2​

垂直方向温度梯度

双高度温度传感器,间距0.5-1.5m,铂电阻温度探头

精度±0.1℃(@10-30℃)

e1​,e2​

水汽压梯度

湿度传感器,结合温度数据计算饱和水汽压(Magnus公式)

精度±0.8%RH(@10-30℃)

Rn​

净辐射

四分量净辐射传感器,测量短波/长波辐射收支

灵敏度520 μV/(W/m²)

G

土壤热通量

热通量板,埋深5 cm,热电堆原理

灵敏度60×10⁻⁶ V/(W/m²)

三、计算流程与误差控制

  • 数据采集
    • 同步测量两高度温湿度、净辐射、土壤热通量,采样频率≥1Hz。

• 采用换位技术(如自动换位系统),消除仪器零点漂移和安装误差。

  • 波文比计算

β=γ(T2​−T1​) /[(e2​−e1​)+γ(T2​−T1​)] ​

通过差值平均法(如两次换位取均值)提升精度。

  • 通量计算
       感热通量:H=β/(1+β)×(Rn​−G)

潜热通量:LE=1/(1+β)×​(Rn​−G)

需注意极端条件下(如β趋近于0或无穷大)的数值稳定性。

 

四、假设条件与修正

  • 湍流交换系数相等
    KH​=Kq​ 的假设在干燥、中性大气中成立,但在湿润或强逆温条件下需引入修正因子(如Chen et al., 1997的β修正模型)。
  • 能量平衡闭合误差
    实测Rn​−G−H−LE闭合差可能达20%-30%,需通过涡度协方差法或参数化方案(如Monin-Obukhov相似理论)校正。

总结
波文比测量公式通过梯度观测与能量平衡的耦合,为地表通量研究提供了经济有效的技术路径。实际应用中需结合传感器精度、环境条件及模型假设进行综合校验,尤其在复杂下垫面(如城市、森林)中需辅以多源数据融合技术。